感觉 In Between Floors 会很卖座 |
遇到友情相挺这种事最尴尬,下笔总要留三分,实在没有值得支持的地方,就分享些有的没的,例如爆米花真好吃之类,既不欺骗读者,也保住对方颜面。
就好像昨晚出席本地电影 《In Between Floors》 的首映,邀请友人陪同出席。抵达戏院,只见一张桌子和三张椅子,男主角还要亲自派票,现场没有红地毯和香槟,更别说采访记者了。
这是第一次看到观众席没坐满的首映礼,出席率大约 60% 吧。那位看起来简直像 ajumma 的导演兼编剧和制作人刘淑玲 (Bernice Low)致谢时连麦克风也没有,很担心观后感要怎么写…… 结果,没想到从头到尾全场笑声连连,绝无冷场。
Bernice 不禁令人想起香港的许鞍华导演。青春与美貌随着岁月流逝而减退,但与生俱来的睿智与独特个性却伴着常年累积的经历愈加韵味。女人可以长得不够漂亮没有身材,但不能没有气质和幽默感。
首先,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没有大卡士,演员五个手指头数到完。拍摄场地更是可怜,男女主角就在田字这么小的电梯布景里撑了一个小时半,这要怎么演怎么拍呀?记对白都记死人。
故事大纲非常简单,就是当受母语教育的阿炳肯 (Kenth Chu)遇到香蕉人莎朗小姐 (Sharon Tong),俩人困在电梯里所发生的趣事。
有趣的是,某人在电梯墙上涂鸦的 “黄
我是喜欢交友的阿莲,所以有很多阿炳啦啦和香蕉人朋友,因此看 《In Between Floors》 有太多熟悉的画面,很快能够引起共鸣。记得七年前开始写 blog 时,就曾记录了 《我是阿莲》 一文。
重读旧文真过瘾,发现自己曾经如此幼稚和自卑,很多时候更为了彼此的价值观不一样而吵得脸红耳赤。
以前根本不明白沟通其实是表达个人看法,而不是强迫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哎呀~ 那时候哪里会知道互相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回到电影的观后感。很可惜梁家妇女只听得懂阿炳肯讲的道地马来西亚英语,由于没有字幕,所以香蕉小姐说得一口标准的英语听得非常吃力,好辛苦。
当莎朗为肯取英文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前老板是苏格兰人,他告诉我 Fanny 是女性阴户的儿语说法,因此英国人不会把性器官当名字用的啦~ 事后偷偷查牛津英汉对照词典,果然没骗人。
Alvin 的英语和国语比中文强,可见演英文戏时更得心应手。没想到他的演绎方式是可以不过度用力和刻意,真的和中文戏有差,没有太多花俏和卖弄演技之嫌,收放自如,自自然然的看得很舒服。
他的英文造诣高,饰演阿炳要刻意讲马式英语并不容易,觉得他有所顾忌,没啥豁出去的意思。虽不够阿炳,但胜在很痞子。如果此角色让新加坡的李国煌来演,会不会又太重口味了呢?
最近有很多本地电影上映,唯有这一部温馨小品讲求的是不多不少,给你的是刚刚好。因此不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同样的题材和剧本,如果讲的是国语,发生在来自甘榜的淳朴男孩和城市没包头的开明马来女孩身上,相信一样好笑卖座。
希望 《In Between Floors》 能在新加坡上映,新人一定也会喜欢这类文化互相调侃的微电影。如果你的英文底子强,会很享受男女主角斗智斗趣的诙谐对白,更爱死了这种多元文化。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