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梁家妇女の粉红专栏.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梁家妇女の粉红专栏. Show all posts

Friday, January 2, 2015

大马新人告别娱乐圈

其实,梁家妇女最班乃的是如何哗众取宠和制造话题,总的来说: 浮夸。

这辈子休想改掉爱讽刺的个性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年快过去了,拼女专栏也来到尾声。这将是刘淑敏 《人在娱乐圈,真我最为先》 最后一篇稿,感触良多。

 以前赶稿赶得要生要死,不到期限不交稿,有时坐在电脑前放空,根本打不出一个字,现在竟然有点不捨。

 首先,能够以 “拼女” 身分写稿是因为曾担任粉红社举办的活动司仪,虽然表现欠佳,但贵在财经组的编辑肯给机会学习。

 后来她得知我以 34 岁高龄踏入娱乐圈,毅然辞去收入稳定的秘书一职,实在勇气可嘉,非常符合拼女精神,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邀稿。

 当然,灵感来时新人也写得不亦乐乎,要不是每个月的催稿,相信也不会这么主动又积极地记录这两年人在娱乐圈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有收看本地电视剧 《一次就爱对》 的话,一定不会对精打细算的人妻 Pauline 感到陌生。

 我更因此角色入围了 2014 年金视奖的最佳新晋演员,结果输给陈浩严小弟弟。后来也担任人生中第一次女主角,在电视电影 《我心向明月》 里饰演剩女赵明月,可惜未能取得好成绩,但明月已在我心里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很多观众更不知道,我也拍过国营电视台的短剧 《星空迷情之男女尊严》,饰演女强人 Mona 姐。请问有多少人看过此剧?连自己也没看过,很好奇现在还有人收看国营电视台的节目吗?

感恩路上遇贵人

 我国有个怪现象,国人习惯了付钱才得到最好的服务和娱乐,国家经营的都不比私营做得好的观念。

 以下是出道以来曾参与过的一部分作品,来个最后一篇的总结回顾:

 - 2012 年至 2014年,ntv7 第一季至第三季的 《一次就爱对》 饰演 Pauline

 - 2013 年,RTM2 的 《星空迷情之男女尊严》,饰演女强人 Mona 姐

 - 2013 年,ntv7 电视电影 《我心向明月》,饰演剩女赵明月

 由于当演员收入不稳定,再加上不善于理财和爱挥霍的个性,导致两年里都存不到什么钱。肚子饿了还有老公养,而且我也吃不多,但家中的父母怎么办?

 每个月娘家的家用和供车才是致命伤,所以过了农历新年考虑要不要回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别当艺人了。

 可是又心有不甘,没努力过就这样轻易放弃,说好的梦想呢?回想当初也是误打误撞进入娱乐圈,压根儿没想过有天会当了全职演员。

 每到月尾的心情总是焦虑不安,超没安全感,真纠结,心想那些坚持了七、八年的二三线演员到底是怎么活过来的,难道他们不用吃饭打扮吗?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入行后很高兴认识了一些新的知心朋友,也看到不同的人是非,真的令人大开眼界。

 新人不但学会了看穿不说穿的本领,更领悟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可贵,特别是那些一直肯给我机会的人,感恩路上遇贵人。最重要的是,这两年过着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简直快乐似神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电台神话

都市人一觉醒来不是先上厕所刷牙洗脸或做运动,而是查看手机,我也不例外。那一天的星期五早上,先看到友人在智能手机的聊天室里说某电台早晨节目主持人双双离职的消息,吓到跳起床,打开社交网站查看,证实了这项消息,突然感到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莫名的失落感袭上心头。

因为拍戏,合作了两年,算是有点交情,很想打电话询问当事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回头一想,这是中文电台最受欢迎的早晨节目之一,心想不只是我一个人想知道答案吧?那位男 DJ 一定接电话接到手软,或是收到排山倒海的讯息。我是非常想八卦,但此时更想让朋友有个喘气的空间,他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是一朝一夕,想八卦之余不外乎彼此间的体谅。

话题引起共鸣

因为我也收到朋友的讯息,大家都感到震惊和意外,其实还有更多的不捨。陪了我们四年的电台节目,充满朝气的早晨节目突然说换人,难怪会对在没有心理准备下的听众造成一度伤害,有些激动到扬言从此罢听此电台的早晨节目,有些希望电台作出合理的解释与交代,此消息更在各大中文媒体的娱乐版均有报导,可见两位 DJ 早已深入民心,广受听众喜爱。

每当接到早上的通告,驾车去开工时都会收听此节目,除了是因为认识男 DJ 友情支持,更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两人诙谐搞笑的默契,谈的话题总能引起共鸣。要是塞在车龙里,看到左右前后车子里的司机同一时间咧嘴大笑,大家隔着车窗的眼神交汇,彼此来个会心一笑,当下就知道我们正听着同一个电台的早晨节目。

交替过程总有过渡期

如今节目旧人换新人已成事实,读着听众在两位离职 DJ 面书专页的留言,无一不令人心酸又倍感温暖,祝福他们明天会更好,毕竟四年不是短暂的日子,大家在空中建立了相互依赖的情感。

谢谢你们在过去四年里为听众带来的欢乐

因此,交替过程总有个过渡期,可想而知新人所面对的压力。与其钻牛角尖做比较,不如花时间精密摸索,找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主持风格,与听众建立感情慢慢赢得人心才是上策,因为在很多听众的心目中,明爷和阿 Yoon 已是无法取代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Wednesday, October 22, 2014

颁奖典礼后面的小故事

一个新人看到的后台花絮。艺人通告时间是下午5点集合。准时抵达会场,看见几十名身穿蓝衣的工作人员,心想这么大的场合,区区几十名员工能 “hold” 得住吗?

经理人和我先到集合点报到,然后等走红地毯。这里有两间休息室让众艺人彼此寒暄、拍照更新面书专页和补妆。每次看到这样壮观的情景特别兴奋,因为真的美女如云,帅哥如星,大家打扮得非常漂亮,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

连平时不多话的经理人 a.k.a 海南佬都忍不住说: 『 真的好多美女。』 之前为了找不到礼服而耿耿于怀,但人在现场看到阿哥阿姐级的装扮,才发现新人的顾虑根本是多余的。

晚上7点半开始走星光大道,工作人员到处去找一起走红地毯的艺人,因为不是每一位艺人都会乖乖坐着等候指示,我就是其中一个不听话的,呵呵。所幸今年有经理人陪同,只好循规蹈矩。

需一直保持仪态

我和另外两位入围最佳新晋演员的艺人陈浩严和狄妃一起走红地毯。我们私下约定好,待会不管谁上台领奖,都要和其他两位落败新人抱抱,结果约定落空了。

坐上大会赞助的房车,司机载我们到星光大道走红地毯。此时最尴尬的不是跌倒,而是现场的一片寂静,或听到有人问: 『 谁来的?不认识。』 然后,善良的粉丝总会意思意思尖叫几声,大喊你的名字 (不是喊我的名字)。妳依然要保持仪态,一脸笑容向群众挥手道谢。

由于时间紧凑,主持人不会访问小咖艺人,我们直接到另一个佈景台给媒体朋友拍照,但照片又未必能挤进有限的娱乐新闻版位。我个人对 “摆 pose” 拍照很感冒,总觉得自己自信不足,表情不自然,肩膀坚硬。然而,这是我工作的一小部分,以后在家得空没事做,要对着镜子多练习。

得奖者感言是焦点

接着众艺人在后台等候出场,没想到大会有如此安排,即使没得奖的演员,也有机会站在台上接受镁光灯的照耀。两位工作人员严守岗位,不准新人拿奖盃来拍照。大家在后台无所事事,就闹成一团,这时就会看到所谓的小圈子。其实,话不投机半句多,哪来那么多的心病。颁奖典礼开始,每个入围奖项的演员陆续进场,接受现场观众的欢呼声。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大会主持人独挑大樑也能 “hold” 得住大场面。进入广告时间,马上转身去找到现场支持我的家人,他们坐在最高位置的最后第2排。如果有机会上台领奖,入围者一定想知道家人坐在那一区,不可能做到四目交投,但愿知道他们就坐在那里为你感到骄傲。

颁奖嘉宾很重要,因为有些配对太绝妙,把现场气氛炒到最高点,让坐在台下闷得发慌的观众放鬆心情大笑,粉丝们也 high 得失控尖叫。得奖者的得奖感言更是焦点,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最难忘的就是颁发辉煌大奖,因为没请代表上台领奖,而是得奖者傅志坚先生亲自上台领奖,有意思。

新人谨守三不: 不迟到、不搞小动作、不孤芳自赏

人在现场是很享受当下的气氛,没想到电视机前的观众事后投诉没看到艺人的画面,整体看起来一团糟。希望电视台汇集所有批评,来届颁奖典礼做得更好。衷心希望还有第四、第五、第六届…… 一届一届坚持地办下去,因为新人想拿终身成就奖。


第三届的金视奖圆满落幕,谢谢收看。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电台 DJ 忙碌的早晨

昨晚金视奖颁奖典礼,当阿 Jack 上台领奖时,我比阿 Yoon 抢镜成功!是酱的咯,没机会上台领奖,只好在台下博出位。

在还没开始走 “星光大道” 时,阿 Yoon 指着入围最佳男主角的叶朝明,大声说: 『 来!来!来!一赔三十七!』

从 《一次就爱对》 season 1 开始,梁家妇女就喜欢这待人真诚的 “麻甩佬”。明爷有今天的小成就,依然 “麻甩” 如常,这是我继续支持他的原因。

来啦喂,电台 DJ 唔易做!



新人因为拍戏而认识电台 DJ 叶朝明(Jack)。由于 《一次就爱对》 一共拍了四季,这两年的合作无疑增加友情的厚度,私下会相约其他艺人一起出去吃饭看戏唱歌。某天,阿 Jack 找我录制公益广告,内容是宣导正能量。

 我们一共要录制三个不同风格的广告,分别有轻松、诙谐和感性。我是个乐天派的人,所以录制带有搞笑气氛的比较有感觉,尤其是富有黑色幽默的讯息。我说很喜欢电台宣传部准备的第二个稿,幽默中不失正面教材。没想到阿 Jack 一脸认真回答: 『 这三篇稿都是我写的。』 这时,轮到新人一脸惊讶!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以为电台 DJ 在特定时间开麦后就不停地讲讲讲,然后接几通听众的电话,与他们交流一下就可以下班了。好奇心驱使下,约了阿 Jack 出来做个简单访谈,拿资料写稿之余,顺便了解更多有关电台 DJ 的工作性质。

 电台 DJ 是其中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职业,如果大家以为这份工作高薪、事少,讲几句话可以收工了就大错特错。要成为电台 DJ 不外乎先天的天分、后天累积回来的经验和读回来的文凭,但这首要成为 DJ 的三大条件都败给了“醒目”。

 当 DJ 最重要的是要有过人的急智,有能力处理突发状况和隐藏私人情绪。

 每天开麦之前都要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新闻,当中也包括了天气、交通、娱乐和体育的新走向,做足功课才能与听众分享能够引起共鸣的新闻。听着五分钟的新闻其实是事前花了几个小时的准备。(上班途中来不及读报纸,可以听电台新闻。)

 接着就是大家都熟悉的 《搵到你》,但做这个三分钟节目是最辛苦的。首先,要不停地打电话,先从 A 那里拿有关 B 的资料,然后再打电话给 B 作弄他。华裔听众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表达,每当录制完一集,事后还要征得 B 的同意才能播出。有时候花了几个小时做一集,因为得不到对方许可而白费心机。

每日承受无形压力

 阿 Jack 最高纪录是从下午1点开始打电话作弄人到晚上11点,都做不到一集,然,而这三分钟的节目是每一天都播出的,那个无形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应付的。

 然后就是大家喜欢的 《话事话》。此单元看似无厘头,但其中包含的是话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大众共鸣,与听众有互动性,这样才能持续交流,让话题保持新鲜度。如果开话题而没有回应的话,DJ 就要赶紧转换话题,确保气氛时刻保持早晨所需的朝气。

 最后来到节目的尾声就是嘻嘻哈哈的 《男女斗》,然后宣传电台和电视台的活动。在录音室里,他们是忙到根本没有时间讲话,因为两位主持 Morning Kaki 的 DJ 要忙着调正机器、过滤接通听众的电话、时间拿捏的准确度、除此之外还要和粉丝在面子书上互动交流,总之 “包山包海包到完” 就是了。

 在本地不管是华、巫、英电台,都是主打早晨节目,收听率就是电台的主力。但我认识的阿 Jack 为人低调到很“麻甩”,一点电台一哥的架子都没有,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粉红社》 专栏需一个星期前交稿,碰巧这天是金视奖颁奖典礼,我也想知道叶朝明会不会凭 《一次就爱对》 成为第三届金视奖的最佳男主角呢?无论得奖与否,大马谐星就此诞生是肯定的。

 新人很开心入行后认识到这一位 “麻甩佬”,前辈们常说娱乐圈人情味淡如水是骗人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14

Emcee Couture

拍完  《一次就爱对 4》 立马找赞助商赞助晚礼服,出席 9 月 20 号的金视奖颁奖典礼。由于新人没有人气,所以很难找到赞助商。

终于能够体会阿 Jack 所说的,当然是要赞助商自动找上门来,自己送上门找赞助好像有点什么,宁可自掏腰包买战衣。

于是,想到头快破,终于想起去年十月,一起接受  《中国报》  财经组粉红社的专访,一共有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接受访问,经营亲自剪裁的服装店老板娘潘美慈 (Mei Chi) 就是其中一位受访者。


她是香蕉人,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留学海外,修读药剂,人长得甜美,个子娇小。

美慈说因为身形娇小,所以决定为自己缝制属于自己的衣服!刚开始在网上卖自己缝制的衣服,没想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毅然放弃原本该走的路,在母亲李芝馨的帮助下,缝制出属于自己品牌的衣服。

她们更在梳邦 Taipan 的商业区楼上开了 Emcee Couture 裁缝服装店,俩母女一起打天下,缝织一片天。最有口碑的是缝制陪嫁姐妹团飘逸的雪纺裙子。

世事无绝对是真的。 

Emcee Couture
11A, Jalan USJ10/1
Taipan 47620 Subang Jaya
(人家的面书专页比 Shuben 刘淑敏更高人气,我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约好时间,说明来意,美琪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赞助。老实说,自己找上门还真的有点什么,但想到服装和梳妆的花费,只好鼓起勇气开口了…… 



梁家妇女是真的很感激美琪的拔刀相助,但觉得 “赞助” 的裙子好像有点撑不起大场面走红地毯,心里很懊恼,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为是自己送上门的,不好明说,更不敢要求太多,压制在心里有口难言的那种感觉真的生不如死。天啊~ 几岁人儿了,还活得如此没安全感与自信真悲哀。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Wednesday, August 27, 2014

Realizing your dream and stop dwelling on what if...

 最废新人奖非我莫属!粉红社专栏八月份的稿: 《得奖感言》



由本地电视台 ntv7 举办的金视奖于 8 月 1 号开足火力宣传。

 新人除了入围最佳新晋演员之外,在五大最受欢迎女艺人也榜上有名。

 每一位入围的艺人演员每一天都要在自家的面书专页落力宣传,老实说,这不但让新人有点不知所措,也有点难为情。

 没想到的是,新人还没开口,家人朋友纷纷主动投票了,心里暖暖的,觉得人间有情,哈哈哈。我真的会不好意思开口叫人家投我一票,经理人说脸皮这么薄就别想在娱乐圈混。

 倒是小姑那句话最窝心,她说: 『 虽然对手都很强,但也不希望二嫂妳输得太难看。』


 所以,天知道 9 月 20 号晚上是否会得奖,但得奖感言早在两年前已准备好了,结果两年后真的入围最佳新人奖哦?噢,世事难料得叫人感概万千呀!

 “谢谢!谢谢大家!我的片酬可以加价吗?我想说的是茄喱啡也是演员,没有临时演员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新人。今天这个奖先送给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不用等 20 年。接下来我会很忙,因为要拿下最受欢迎女艺人,最佳女主角和终生成就奖,然后一个送给我老公,一个送给我的孩子,最后才送给我自己。”

超越别人别得意忘形

 在本地当明星其实没有明星般的生活,因为制作公司永远都会跟你说没有 budget 的。所以,没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和体谅,相信大家也不会坚持到今天。

 这当然是搞笑版的,两年后拍了两季的 《一次就爱对》 心境又不一样了,少了两年前洒狗血的侨情与感性,但依旧爱搞怪。新人没工开也不能失去喜感和与生俱来的黑色幽默。由于怕真的没机会上台领奖,因此,先在粉红社的专栏里发表得奖感言:

 “谢谢!谢谢大家!我很生气自己,因为真的没想到会得奖所以没准备得奖感言,但我尽快把想要说的讲完而不超时。狗仔陈浩严,不要以为你年纪小,安蒂就会让你。张惠虹,别以为妳是美姐我就怕了妳,和张家辉拍过戏又怎样?狄妃,不要以为妳青春无敌就会赢了全世界,因为薑还是老的辣。

 我只想告诉你们,原来站在这裡,从舞台上的这个角度望下去才发现,当超越别人时别得意忘形,被别人超越也不失志。接下来新人会很忙,忙着拿下最受欢迎女艺人和最佳女主角,你们继续加油!”

 致词完毕。最后,请记得投新人 Shuben 刘淑敏一票!谢谢。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Sunday, July 20, 2014

拼全力,一次就爱对!

新人凭爱情处境剧  《一次就爱对》 入围金视奖最佳新晋演员五强。没有 《一次就爱对》 就没有今天的新人,所以怎样都要借此机会介绍这部本地制作。

本地中文影视圈有五大制作公司,由两个疯子成立的制作公司叫奇想。两人打着梦想的口号,带领一班年轻人横冲直撞,历经了几年的磨练与努力,慢慢地打出名堂。他们独当一面的大胆创新很挑战电视台和大马观众的接受程度,我只觉得搞创意的人不但没有生意头脑,而且做事也很不顾一切后果。

 
我因素人出身而被池家庆导演相中,饰演 Pauline 一角。第一季的故事大纲发生在城市里三对不同性格的单身男女,因参加相亲公司举办的 “七分钟约会” 联谊会,而认识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剧中探讨男欢女爱的微妙关係还真的参考了男女约会大不同的百科全书,针对男女朋友关系做研究,可见制作认真。

新人没走美姐路线本钱

由于新人无法掌握舞台剧、电视剧、处境剧和实境剧之间的差别,固然不能掌控演戏的技巧,因此被导演抓着不放,彩排至凌晨才肯放人回家休息。第一季其实什么都不懂也不会,新人反而演得随心所欲。

第二季换了导演,新导演新作风,因此和演员之间擦出新火花。有了第一季的经验,略懂一些拍处境剧的皮毛了。



虽然知道什么是镜头走位和注意现场收音,但老是觉得演技比第一季有点做作,心想已经回不去第一季的随心所欲了,那种感觉还真叫人怀念,也是每位演员的必经之路。

Pauline 在第二季有新突破,就是猪扒变正妹,然后又变回傻大姐的打扮。友人替我感到不值,为什么剧中俩位女主角可以穿美美,而傻大姐就一定要穿到好像 “auntie” 那样。

她们不明白,制作公司为了塑造每一位角色深入民心的造型,花了多少钱雇用造型师和化妆师。她们更不知道,新人没有走美姐路线的本钱。

第三季依旧是洪依娴导演执导,因此对演员有更高的期望。可惜 Pauline 的表现平平,演技不但没有新突破,也没做到导演要求的 100 分,结果被骂得很惨。



我以为自己已经做足功课,然而对要求很高的导演来说是不够的!她真的为了 《一次就爱对》 拼了全力,可惜在本地年纪太轻当导演是很吃亏的。

有了第三季的退步,来到了第四季更有发挥空间,新人一定要一洗雪耻,不再让导演失望。第四季的剧情加了新元素、新的拍摄手法和三位新演员,很有新鲜感,特别令人期待。有时候,真的服了奇想的新创意。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Monday, June 30, 2014

小咖的明星光环

每两年由 ntv7 举办的金视奖是本地中文影视圈的一大盛事,也是收视率最高的现场直播颁奖典礼。

今年的金视奖落在 9 月 20 日,电视台已开始大肆宣传,除了在酒店召开两次大型的记者会,率先公佈入围十强和五强的名单之外,入围的众艺人还要拍宣传照。

入行不到两年的新人凭第一季的 《一次就爱对》 里饰演傻大姐 Pauline 入围十强最佳新晋演员,难怪有人说我是电视台的新宠儿,呵呵。

无论如何,入围不但令人受宠若惊,而且还开心到内伤,因为有机会参与拍摄宣传照,最重要是可以看到很多帅哥美女使出浑身解数争妍斗艳,让人看得直呼过瘾。

拍摄那天提早抵达摄影室,新人最好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高人气的阿哥阿姐级演员从头到尾的造型,不管是头髮到衣服鞋子和化妆都有经纪公司一手包办,商家们也乐意赞助。而且出席活动总有跟班、保姆、助理或经理人陪伴在左右,总之很有派头就是了。

哪像入围的新人,不但要伸手讨钱买礼服,髮型和化妆也是自己准备,还得挽着高跟鞋拎着大包小包走进摄影室,看起来好狼狈。

由于素人出身,所以最害怕在镜头面前摆各种不同姿势拍照,笑容和肩膀硬得像注射了肉毒杆菌素般不自然,不像其他艺人举手投足都充满自信。

言行举止要注意

以前在广告公司任职秘书,不就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没什么好说的。可是,自从当了演员之后,遇到刚认识的新朋友自我介绍时就会显得异常尴尬。每当他们连忙道歉说不好意思不认识时,反而是我要觉得难为情才是合理。

或许演员在本地算是比较冷门的职业,所以自我介绍时难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除了常先主动解围窘境,还要面对亲朋戚友的善意提醒,例如出门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举止都要十分注意,因为大家都看着妳怎么做人,彷彿好像只有当演员的才要有高尚品德似的。

以前在公众场合大声说笑合情合理,现在却变成了没礼貌的表现。最糟糕的是,刚开始当演员赚的钱本来就不是很多,有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却要打肿脸皮充胖子,非得全身名牌示人,开体面一点的车子才能算是演员吗?或许这就是普罗大众对从事幕前工作者普遍的刻板印象。





请别把 “明星光环” 加压在二三线小咖的演员身上,让新人不能承受娱乐圈之中的轻。(笑~)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Wednesday, June 4, 2014

天赋与努力

能够成为他的女主角,一篇评论算什么?

刚入行的新人不止一次在社交网络公开说,演戏并不能只靠一股热情和傻劲就混过去,要是没有天赋,那么只好靠后天的努力。

最近电视台助理私下给我看一篇有关 《我心向明月》 的观后感,一位自称笔者的作者在 “本地电视节目的情意结” 面书专页给赵明月的评论如下:

女主角刘淑敏的表现,如果还有机会当主角的话,真的要在演技上多多磨练和多下心思去揣摩才行。除了演技差强人意,讲对白方面的语气几乎没有高低音,也根本没有注入太多情绪在里头。

女主角本身究竟对赵明月这个角色做了多少功课?还是只是纯粹把剧本背完然后把它演完就算?因为觉得她只是很努力地把角色对白背完出来而已,并没有把角色给消化。

呃…… 对一个新人来说,我是觉得自己的表现还不错,当然还可以更好!只不过辜负了电视台的期望和糟蹋了编剧林丽叶小姐写了 《我心向明月》 这么好的剧本,倒是有点过意不去。

我很感谢笔者一针见血的评论,让新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日后有待加强。没有批评,何来进步?不过,却没有机会当面向笔者道谢,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更别说送花以表敬意了。

本地电视节目很需要这种不卖账的人才,至少不会为了讨好电视台、製作公司和观众而狗腿。

首先,我只接触过三家本地制作作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制度和做事方式。有些需要试镜,然后和导演沟通,再来就是和其他演员进行破冰的綵排,回家做功课,就是消化剧本和看大量的相关连续剧,直到正式开拍为止。

有些是指名要你拍,然后把剧本和相关资料丢给你,让你自己去消化。功力有多深厚,就看平时的磨练和造化了。可是,出道以来,我参与演出的电视剧真的是屈指可算。

拍戏时通常有两架摄影机捕捉不同的镜头,从整体画面,到演员的大头和半身,同一句对白要重複至少三次,那个情绪也要做足三次。


除了重複对白和内心戏,还要迁就灯光和走位…… 入行后真的打从心里钦佩镁光灯下的影帝和影后啊!

当然,我不会为了一篇评论而意志消沉。有些事情早知道早解脱,既然命中注定不是有天分的演员,那么趁现在还来得及就要努力。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学会善待自己。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Friday, April 11, 2014

我的第一个女主角

 

嗯,这该从何说起呢?不如,就这样开始吧。踏入本地演艺圈未到 2 年,竟然有机会当上女主角哦?真的有点受宠若惊, 因为我既不是美姐出身,又不才华洋溢,靠的是一股傻劲加七分热情入行的,有点以后就看着办的感觉。

 有一天,制作公司联络我,说电视台想在中秋节推出特备节目,就是开拍电视电影 《我心向明月》。助理小姐说监制龙先生想见我,最后在没有试镜的情况下,拿下赵明月这角色。

 回家看了剧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默默流泪,终于明白为什么指名要 Shuben 刘淑敏饰演赵明月了,因为她是 “齐天大剩” 中的傻大姐,剩女中的剩女…… 真的非常感谢林丽叶小姐写了这么好的剧本。

靠后天多努力

 接拍此部电视电影可说一点压力都没有,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演回自己,所以有信心驾驭赵明月这角色。直到拍摄后的第 3 天被监制抓进录音室训话,他用心良苦说: 『 阿囡,妳唔衰得嘅!全世界都睇住妳。』


 顿时头皮发麻,心跳加速,心想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要是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姐就死无葬身之地么?拜托,本地中文影视圈有多大呀?说不担心是骗人的。

 事后才发现演戏要是没先天的演绎细胞的话,就只好靠后天多努力,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因为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个人野心时,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学习。

 记得有一次拍摄至凌晨,为了安抚自己和纾解压力,在临近的 24 小时便利店买了一罐黑啤来喝。见过大场面的男主角奉劝最好用纸巾包着,那别人就看不到了。

 当时我耸耸肩不以为意,没想到事后一个小时,电视台就收到艺人在拍摄现场喝酒的消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网民炒作此事,呵呵。

 事后向电视台高层和经理人道歉,保证以后绝不在拍摄期间喝酒,因为这不但有损形象,而且也不专业。

 终归一句,艺人最好别有负面新闻,所以接下来拍戏时都只喝咖啡和鸡精了。但是,我真的非常怀念收工后,大家喝酒说笑那段短暂又美好的日子。



 《我心向明月》 播出后,收视率没有预期的好,也就是说我并没凭赵明月一夜成名。刘淑敏从此是不是收视毒药不知道,但参与此电视电影的拍摄让人一夜长大,这比名利双收更有自我增值的满足感。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Monday, March 17, 2014

明星梦

出道两年,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小学生在面书专页留言问我如何才能进入演艺圈。

有礼貌的,问得婉转,请问妳是如何踏入娱乐圈的呢?有些则有话直说,问得倒是乾脆,做么妳也能当上艺人的?

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啼笑皆非,被小朋友逗得哭笑不得。

说得也是,我既不是美姐出身,又不再年轻貌美了,更没顶着任何才艺比赛的冠军头衔,也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为何能成为演员呢?

这又要从那些年开始说起……

中学时期加入华文学会的戏剧组,毕业典礼自编自导舞台剧,也曾代表学校参赛。大专毕业后出来工作,一边当社会新鲜人之余一边参与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试镜活动,但每次都失败而归。

由于在广告公司上班,有机会当临时演员,但纯粹是玩票性质。

或许是七字辈的保守派,并没有勇气放弃一切追求梦想,只是觉得打工族偶尔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已感到心满意足,没有想太多就是了。

高龄当上女主角

谁知道多年后,竟然在 34 岁 “高龄” 踏入演艺圈,叫旁人跌破眼镜。

不过,为了不让小朋友失望,通常会回复他们的问题,但答案几乎是千遍一律,都说姐是当了 10 年的 “茄哩啡” (临时演员),最后在 《一次就爱对》 试镜成功,最终拿下 Pauline 这傻大姐角色。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当上电视台 ntv7 中秋特备的电视电影 《我心向明月》 的女主角!连自己也觉得好像发了一场梦,呵呵。

正式加入演艺圈之后,才发现不能凭着一股热情就可以混饭吃,演戏除了三分靠天分,七分是后天的努力和运气。

演员要不断求进步、自我要求、塑造个人风格和敬业的态度才能屹立不倒。

应循正当途径

可惜,很多女生为了成为演员而去试镜,不幸惨遭非礼的多不胜数。勇敢的女生就选择去警局报案,公开无耻之徒的身分警惕其他发明星梦的人。

有些吃了闷亏却为了自身清誉选择哑忍,最惨的是被骗财骗色了还得遭受社会谴责,说她们自甘堕落。社会总是对受害者太苛刻,因此造就了姑息养奸的风气。

 《一次就爱对 2》 记者会。奇想制作公司 (DreamTeam)

 《说谎者》 与 《我心向明月》 的庆功宴。制作公司 Double Vision

 《一次就爱对 1》 的杀青!奇想制作公司 (DreamTeam)

《一次就爱对 3》 庆功宴。奇想制作公司 (DreamTeam)

在这里想奉劝大家,如果真的想要成为演员,加入本地演艺圈成为大家庭的一分子,应该选择正当途径,免得人财两失才来欲哭无泪也于事无补了。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Sunday, January 19, 2014

星星相惜

我是这样认识八小福的。本地艺人蔡河立说要出国散心,谢德容二话不说,帮忙订机票和酒店。就这样,一行七人出发去曼谷。

当时很紧张,都是刚认识的新朋友,而且又是艺人。我对经理人说,这是第一次和这么多 “明星” 出游,心情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很担心自己有话直说的性格得罪人。

没想到大家撞在一起擦出的火花出奇的好,真的一拍即合。这趟曼谷之旅非常随心所欲,没有人等人的烦恼。

比如说去购物广场,大家都识趣地对錶约定时间在某个地点集合,然后就各分东西。吃东西也没有说一定要是高级餐厅,路边摊也可以,就地解决。

八小福成立

有时候还遇到蔡河立的粉丝,他们都会要求合照。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路边吃着烤鱼,大家有说有笑,有位女粉丝朝我们的方向走来,用力拍拍蔡河立的肩膀,叫他加油。这些小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大马粉丝好贴心。

当时大家早已有心理准备,觉得蔡河立随时会崩溃放声痛哭,就马上安慰他。

结果,哭的是我们!或许曾在娱乐圈浮沉太久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最后反而是他鼓励我们,那个画面和拍戏没两样。拜托,可以再搞笑一点吗?

回国后我们依然保持联络,偶尔出来吃饭聊天。


八小福的成员有蔡河立 (Leslie Chai)、秦雯彬 (Jan Chin)、谢德容 (Felina Cheah)、黄明慧 (Jane Wong Ming Hui)、叶朝明 (Jack Yap)、张顺源 (Ernest Chong),还有最后加入的张惠虹 (Karena Teo)。忘了这样土气的名字是谁取的,但彼此有缘相识算是有福之人。


其实,在认识八小福之前,关栋珉 (Tommy Kuan) 是我第一位 “明星朋友”,我们是通过部落格而认识,刚开始是以文会友,到后来可以相约一起吃肉骨茶。

交友讲缘分

自从入行后,他从不避忌告诉经理人当一位新演员的价码,还有怎样和製作公司接洽比较妥当。这都不是一般艺人愿意分享的东西吧?

最近出席了 《神仙到你家》 的新春慈善晚宴,这是新艺星为旗下艺人傅志坚不幸患了鼻咽癌,而举办的筹款活动。

可惜有指为了宣传此贺岁片而消费坚叔,让老闆娘陈美娥在台上哭成泪人,她向大家道歉,并解释纯粹是想帮一位老朋友,绝无二心。

慈善晚宴结束前,大家眼中所谓的过气演员站在台上一起唱 《朋友》,真的令人感动。因为,在娱乐圈这势利见称的是非之地,想很单纯地做一件事,绝非易事。

某位电台一哥曾说过,娱乐圈没有真正的朋友,全部都是虚情假意的,刚入行的新人想有所保留。因为 “人夹人缘” 从来都是如此。

做朋友是要讲缘分的。大家合得来,时机来到了,便会一拍即合;不合的,任你做什么,也只能成为泛泛之交。懂得勉强冇幸福的道理,自然散发正能量而所向无敌。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Thursday, December 26, 2013

大马娱乐圈

今年 12 月,《中国报》 财经组粉红社单元计划推出新专栏,找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代表,分享她们所在领域的故事和趣事。

由于内容不一定要与财经或金钱有关,主要是与读者分享梁家妇女在演艺圈所遇到的趣事、任何觉得值得分享或有所启示的都可以写出来。

(深呼吸……) 这样才敢答应交稿,因为认识我的人都知道人妻是个数目白痴。呵呵。

此专栏定在每週六见报,四位来自不同工作领域的代表轮流交稿,每个月一篇,文约 800 字。“明星人妻” 的 “人在娱乐圈,真我最为先” 是每逢第 3 周六见报,请多多指教。


《大马娱乐圈》

很开心得知几位 “明星朋友” 入围了亚洲电视大奖。

他们都是大家认识的本地艺人,入围名单有最佳喜剧女演员秦雯彬、最佳喜剧男演员叶朝明、最佳女配角王爱玲、最佳男主角陈凯旋和王冠逸,曾经有机会一起演戏的同行。

至于还没有机会合作过的有入围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的大马一姐吴天瑜和庄可比。不管谁得奖,无论曾经合作过与否,只要大马艺人有机会上台领奖就值得高兴。

我叫刘淑敏,是一位本地演员,刚出道的新人。加入大马中文影视圈快 2 年,一切对我来说即新奇又陌生,想把人在娱乐圈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告别了收入稳定的朝九晚五上班族生活,断然决定当全职演员可说勇气可嘉。长辈们都会关心问候: 『 在本地当演员还好吗?』

新人总是面带笑容很诚恳回答: 『 吃不饱但又饿不死。』

拍戏原来不是说靠一股热情就能混过去,拍戏其实很累,但至少累得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的选择,何来自怜。

很多人宁吃愁眉饭,也不喝开胃粥,大家为了生活,都选择累得不开心。

除了海外的颁奖典礼,本地也有针对不同领域的颁奖典礼,奖励对本地中文歌影视有贡献的工作者。例如金视奖、娱协奖和金筝奖。

大马华裔人口只有 600 万,还要扣除不识中文的香蕉人,可想而知我国中文市场在华人世界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然而,总有一群吃力不讨好的人,愿意扛起重任,一届又一届的办下去,坚持到底。

因为人在娱乐圈,才知道原来办一场颁奖典礼一点也不简单,花费很多财力、人力和物力。

电视台高层更是每天看着收视率,担惊受怕过日子。其实买一套韩剧回来播放比在本地拍一部电视剧更便宜,而且收视率保证。不明白为什么要自找麻烦,而且站在商业角度,这一点也不符合经济效应呀!

从事娱乐行业不能只打着 “本地制作” 或 “本地创作” 的热血牌混饭吃,做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诚意,就是欺骗观众和歌迷。

问题是,我看到一些怀着一腔热血的人们,对本地中文歌影视的未来发展,而默默的付出和努力很是感动。

这一群傻瓜只不过希望透过一个平台,让大马观众有多一个选择而已。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