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最后,我和天生一副老师脸的老师见面了。高老师名启舜,来自森美兰,芙蓉人,生肖猪,有车有房,年 29 尚未娶妻。如有兴趣者请自行联络,非诚勿扰。
曾以一篇 《难民》 得花踪文学报告奖,批判我国移民局和人口贩卖组织狼狈为奸,极不人道对待外劳。
他被某政党高度关注的公务员之一,有一次还被党员人肉搜索批判,怎么听起来有点 “四人帮”? 是的,我们见面了,从我国大大小小的社运到天安门事件,台湾的公民教育甚至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能八卦。
老师,我以前是不爱念书的 “阿莲”,现在更是政治冷感的大妈。所以,别逼我。
我也不是大众传播毕业的,什么新闻学角度听不懂。我国自 60 年代失去媒体自由,但连新闻良心都埋没的话被骂也是活该。读者认为只要报导他们喜欢看的就是报导中立。
只知道今天梁家妇女能平安无事走上街,原来是过去少数民运份子的头破血流换回来的。人少好欺负,人多好办事就是硬道理。
这是前天四个小时的八卦总结。
昨晚出席由隆雪华堂举办的 《环境运动的最后一里路》 座谈会,邀请四位主讲人分享参与苦行心得,分析绿色苦行现象及探讨环境运动的未来动向。
出席人数小猫俩三只,可怜到………… 楼下的什么基金晚宴比较 happening 咯。
8 点正讲座会准时开始,值得嘉许,掌声鼓励鼓励。四位主讲人分别是:
陈闻天,Kill The Bill 组员、绿色苦行者
吴启珍,净选盟妈妈团
李健聪,绿色盛会委员会宣传主任
扬凯斌,《当今大马》 中文版主编
陈闻天是一位老师,可是他的表现不像是一位老师。在冷气房里也能满头大汗哦?也许有点紧张吧~ 没关系,小事情。
但是,事先没做好功课就有点什么咯。因为接着下来三位主讲人都事前有准备,把要分享的资讯和心得写在笔记本。
陈老师只是看图说故事,其实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想分享什么或背后的意义,很散乱又词不达意。不断地 “上一张图,下一张图” 不停地换图片,很头晕啦~
第二位主讲人是净选盟妈妈团团员,吴启珍。她自称草根妈妈,只能在 pasar malam 派传单。我好喜欢她。
净选盟妈妈团从基层做起,到处去小贩中心演讲,最后连火锅店和 Old Town 也不放过…… 总之人多的地方 “有杀错,冇放过” 就是了。
妈妈站在啤酒箱上当讲台开讲,横跨的地区有吧生露天美食中心、蒲种美食中心、沙登小贩中心,等等。
除了小食摊,她们也去华联花园、康乐花园和大城堡的夜市场派传单和演讲。草根妈妈说逛康乐夜市的居民最冷漠,巴生人好热情。坊间的友族同胞完全不知道 Stop Lynas 这件事,更死。
李健聪是关丹人,皮肤黝黑,长得满好看。他特地从关丹来吉隆坡分享心得,特别提到了早在 60 年代已有苦行,从马六甲走去吉隆坡见我国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
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是边走边逃,逃过镇暴队无情的镇压。不像现在这样,还有热心人士送果冻和珍珠奶茶给苦行者解渴。
上网搜索不到有关 60 年代苦行的史记。问祥哥,祥哥说这些 “小事” 他不记得了。
最后一位主讲人是 《当今大马》 中文主编,扬凯斌。他说得最好,虽缺乏感性但又有大家需要了解的理性分析。
民运份子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没有太多矫情。人民的自信心更重要,因为我们才是老板。霸权欺压只会让人感到短暂失望,但绝不会令人绝望。或许我天生乐观,呵呵。
所以,真的很怕遇到那些走上街头就自认是人民英雄的愤青。
四位主讲人分享完毕后,当然少不了问答环节。可是,出席过无数次华社办的活动已有经验,都是没人先举手发问,现场气氛显得尴尬就是了。
于是我都会先带头发问,因为想早点回家。但是,我要问的已从杨主编的分享得到满意答案。
绿色民运不是只有 10 天的苦行,它可是接着下来 10 年的苦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拥有 50 年执政经验的政府。
发起人或创办人很重要,总要有个人点火头,然后星星之火可燎原。
但是,很多发起人未必有领导能力。我们说的是长远战斗,组织和策略很重要。我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非盈利组织,不妨参考以下混合式策略方针:
(一) 地方和全国
(二) 短期和长期
(三) 国际与区域
(四) 多元族群与语文
(五) 行动策略如人墙
(六) 个人与组织
(七) 提升组织能力和培养分工
不过,很难的啦~ 尤其是对华社来说。华裔人口少到快挤进 dan lain-lain 备注栏,连一个 Stop Lynas Save Malaysia 也要分好几个组织哦?
倒不如大家联合起来成立绿党,因为马来西亚蕃薯这么小,我们只有 Rukun Negara 不懂地球宪章,没有绿色概念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谁来当老大也是令人头痛…… 所以,算了。
分享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黄德到场支持。讲座结束后,我和他握握手,说: 『 辛苦您了。』 他只是笑笑谦虚地回答: 『 大家一样辛苦。』 事后还和大伙儿一起去喝茶。
稀土厂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绿军起义的路漫漫呀~ 同学们,加油!
Photo by Kelly Lee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